中国男篮对阵澳洲,最后一战争冠,瞧瞧媒体咋讲

浙媒说话绕着弯,但核心就一句:别怂。 他们把赵睿那句“最大的敌人是自己”拎出来当支点。 打新西兰能顶住反扑,证明心理那关能过。 现在碰上更强的澳大利亚,心态不崩,照样能撞上去。 心结解了,手上动作自然就顺了。

鲁媒这几年没少批评男篮,这次倒挺直腰板喊“崛起”。 他们说队伍过去几年风评往下掉,人心有点散。 但现在阵容新了,王俊杰这种阳光型球员进来,赵睿、胡金秋带着狠劲拼,郭士强也敢做决定,硬生生拼出一条路。 这股气,决赛得续上。

沪媒直接给澳大利亚画了个像:放大版的新西兰。 风格像欧洲队,身体强度翻倍,压迫感扑面而来。 但差距不是天堑,面对面拼,能打。 有人甩下一句狠话:别老翻旧账,这场打干净点,坏印象就留在过去。 位置靠争,敢扛事的往前站。

数据摊在台面上,半决赛打新西兰那场,中国男篮五个人得分上双。 赵睿轰下24分,胡金秋、廖三宁、胡明轩、王俊杰都在12到14分区间。 这火力铺得开,对手防起来就费劲。 有人喊话决赛:得分点还得扩,6到8人上双最好,那样打起来更从容。

澳大利亚那边,身高是明牌。 怀特、麦克维、韦瑟斯庞领衔,一排两米多的壮汉戳在那儿,对抗是家常便饭。 这几位带队碾过两届亚洲杯,经验老道。 前面五场,澳大利亚场均轰下95.2分,净胜对手29分,篮板场均49.8个,比中国男篮整整多出10个。 中国男篮这边得分92分,篮板39.6个,拼抢差距明显。

FIBA官网点出关键对位:赵睿PK澳大利亚的加洛韦。 赵睿半决赛单骑救主,24分打得新西兰没脾气;加洛韦场均14.2分,三分准头稳。 这俩人谁爆了,球队节奏可能就跟着走了。 另一个X因素是内线,胡金秋和王俊杰对位澳大利亚的麦格尼、库克斯、威瑟尔斯。 半决赛他们压制了新西兰,但澳大利亚内线高度更深、块头更大,能不能顶住,直接关系到中国队的命门。

腾讯新闻的网友投票结果挺真实:接近四成人觉得澳大利亚“不好赢”,超过25%认为“赢新西兰就算完成任务”,只有不到两成相信能“重返巅峰夺冠”。 剩下的人表态无论如何都支持。 历史交锋数据摆在那儿,11次交手1胜10负,正式大赛全败,这些数字像块大石头压在期待上。

澳大利亚在亚洲杯的统治力是实打实的。 2017年加入至今,17场比赛全胜,连拿两届冠军。 这次五场下来,他们场均赢29分,半决赛更是44分狂胜伊朗。 中国男篮这边淘汰韩国和新西兰,过程够硬,但火力稳定性、篮板控制、防守强度这些关键项,决赛要补的课不少。

郭士强站在场边,手里捏着战术板。 用人变不变? 联防怎么破? 篮板怎么抢? 问题一串串。 球员名字被反复念叨:赵睿、胡明轩、王俊杰、胡金秋、廖三宁、高诗岩。 半决赛他们出过声,决赛需要喊得更响。

优质好文激励计划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下届世界杯_看世界杯 - rcysb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